工作

冬瓜冲村夯土民宅建造及周边村落扶弱济困项目

在宁远县水市镇冬瓜冲村,保留了颇具价值的传统夯土民居——檐楼。 但在急速的乡村城镇化发展中,不少房屋日益衰败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因劳动人口外移,村庄也出现空心化的问题。

从2021 年起,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金积极联合高校及社会资源,在冬瓜冲村开展夯土民居建造项目,旨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修复村落风貌,培养本土工匠,探索村民+社会组织+政府合作+大学的共建模式。 同时,我们也希望以传统夯土群落为依托凝聚村民力量,进一步探讨建造低碳乡村、推动产业发展的可行性。

项目地点:湖南永州市宁远县冬瓜冲村

项目伙伴:

项目介绍

在宁远县水市镇冬瓜冲村,保留了颇具价值的传统夯土民居——檐楼。 但在急速的乡村城镇化发展中,不少房屋日益衰败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因劳动人口外移,村庄也出现空心化的问题。

冬瓜冲村夯土民宅建造(第一期)

从2021 年起,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金积极联合高校及社会资源,在冬瓜冲村开展夯土民居建造项目,旨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修复村落风貌,培养本土工匠,探索村民+社会组织+政府合作+大学的共建模式。 截至2023年,第一期工程以改建或重建的方式,为冬瓜冲村民完成5栋民宅和2栋公共建筑的建造。 

冬瓜冲村夯土民宅建造(第二期)

第一期的房屋建设完成后,部分村民回乡建设家乡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希望通过先改善住房条件,再逐步挖掘村内资源开展体现当地特色的产业模式。

透过与村民多轮沟通,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2023年我们在村里正式启动第二期项目,继续透过可持续的建造,协助15户村民打造良好的回乡居住环境。 同时,基金引进专注于农村助贫和社区发展的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与村民一起探寻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之路。

冬瓜冲村周边村落扶弱济困项目

在地方政府建议下,基金从 2022 年起将现代夯土建造技术及合作模式推广至紧邻冬瓜冲村的小源村和湾江村,为长期处于经济困境的农户设计并重建了自住用房。 为帮助村民尽快解决住房问题,项目主体均在两个月左右完成,而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邀请户主参与建造全过程,便于后期可自行完成房屋维修养护工作。

媒体报道

宁远:土楼逢春花正艳

山窝窝里的夏日交响曲

暖心帮扶 绘就田野荧光

项目策略

本计划采用现代夯土建造技术,进行民宅建造与修缮工作。 与传统夯土工艺不同,现代夯土建造技术透过改良土料颗粒级配及性质,改善夯实机器以及合理加强构造措施来提升夯土建筑在抗震、安全等方面的性能。

为激发留在村里的村民参与发展的动力,基金秉承「授人以渔」的理念,赋能本村村民传承传统营造方法并学习经改良后的现代技术。 透过工匠培训,一方面便于村民日后更好地维护房屋,亦能促进村民参与到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提供村里再就业、增加收入的机会;另一方面可减少外部人力成本投入,将更多资源投入协助本村建设和社区发展的工作。 本计划培训包含妇女、老人在内的本地村民工匠超过50人,组织安排了三次从外地前来学习的工匠培训,共计培训外地工匠超过25人。

村庄的发展离不开村民的参与,更需要凝聚人心共同探索。 基金积极连结其他公益组织的力量,与村民共同举办音乐会、夯土建造共学营等活动,希望让村庄有机会接触更广泛的社会资源,为冬瓜冲村带来新的生机。

项目进展

2024年,第二期项目为村民共修建 3 栋现代夯土民居,其中 1 栋村民已入住,2 栋已完成主体结构的建造延续采用现代夯土建造技术提升居住环境的策略,第二期项目更加侧重设计方案的优化,包括采用被动式设计改善通风与采光、营造共享空间以促进邻里关系等。

第二期项目主要使用土、竹、秸秆等自然材料,并在本地进行简易加工以满足必要的建造要求,减少因材料运输产生的碳足 迹。同时,建造过程中尽可能回收和循环利用老土房原有的土、木、 瓦等材料,以此减少建造废料和隐性碳排放,建造更为低碳、 舒适和造价适宜的绿色民居。

基金帮助培训本地工匠,在实践中培养村民的施工管理能力,以此为社区周边带来拓展技能的工 作机会,也促进夯土建造技术的传承。经过一年的努力,一支由本地工匠组成的夯筑施工队正在逐渐成长起来。

项目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资助项目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具体目标

项目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

冬瓜冲村夯土民宅建造及周边村落扶弱济困项目

无贫穷
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

1.4到2030年,确保所有男女,特别是穷人和弱势群体,享有平等获取经济资源的权利,享有基本服务,获得对土地和其他形式财产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继承遗产,获取自然资源,适当的新技术和包括小额信贷在内的金融服务。
1.5到2030年,增强穷人和弱势群体的抵御灾害能力,降低其遭受极端天气事件和其他经济、社会、环境冲击和灾害的概率和易受影响程度。

1.优先为经济困难的村民改善居住环境,并鼓励村民通过参与建设增加收入。
2.对现有传统夯土民居进行改造和加固,采用被动式设计理念,提升抗震性能,改善室内热舒适度。

良好健康与福祉
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

3.9到2030年,大幅减少危险化学品以及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导致的死亡和患病人数。

在冬瓜冲夯土民居重建中,80%的建材为就地取材的生土,10%为可回收的钢结构,极大减少了对于混凝土等高耗能材料的使用。

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

4.4到2030年,大幅增加掌握就业、体面工作和创业所需相关技能,包括技术性和职业性技能的青年和成年人数。
4.7到2030年,确保所有进行学习的人都掌握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具体做法包括开展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生活方式、人权和性别平等方面的教育、弘扬和平和非暴力文化、提升全球公民意识,以及肯定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为村民提供学习新型夯土建造技术和可持续建造理念的机会,培养他们在建造方面的技能,获得新的谋生能力。

为所有人提供水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

6.1到2030年,人人普遍和公平获得安全和负担得起的饮用水。
6.3到2030年,通过以下方式改善水质:减少污染,消除倾倒废物现象,把危险化学品和材料的排放减少到最低限度,将未经处理废水比例减半,大幅增加全球废物回收和安全再利用。
6.a到2030年,扩大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国际合作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它们开展与水和卫生有关的活动和方案,包括雨水采集、海水淡化、提高用水效率、废水处理、水回收和再利用技术。
6.b 支持和加强地方社区参与改进水和环境卫生管理。

1.设计雨水收集设施,逐步改善村内的雨污分流设施。
2.项目团队积极对接政府部门完善村内饮用水供应系统,修复村内传统的山泉饮用水供给管网,增加更为稳定的地下水井供水方式。

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经济增长,促进充分的生产性就业和人人获得体面工作

8.2通过多样化经营、技术升级和创新,包括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生产力。
8.5到2030年,所有男女,包括青年和残疾人实现充分和生产性就业,有体面工作,并做到同工同酬。
8.6到2020年,大幅减少未就业和未受教育或培训的青年人比例。
8.8保护劳工权利,推动为所有工人,包括移民工人,特别是女性移民和没有稳定工作的人创造安全和有保障的工作环境。

培养本土工匠,协助他们提升生计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

11.a通过加强国家和区域发展规划,支持在城市、近郊和农村地区之间建立积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联系。
11.7到2030年,向所有人,特别是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普遍提供安全、包容、无障碍、绿色的公共空间。

1.开展夯土建造营,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体验乡村、实地建造的实践机会。
2.通过改造和重建传统夯土建筑,修复传统土楼村落,鼓励村民共同建设家乡。

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