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万涧村「芮家老屋」更新项目

从2021年起,基金支持中规院的驻村规划团队发起「芮家老屋」更新项目,旨在从修复和活化富有皖南建筑特色的老屋入手, 为老人和村民开发公共空间,并通过赋能村民组织,以文化传承、 积极银龄与社区发展为目标助力乡村振兴。

项目地点: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龙潭乡万涧村

项目伙伴:

项目介绍

从2021年起,基金支持中规院的驻村规划团队发起「芮家老屋」更新项目,旨在从修复和活化富有皖南建筑特色的老屋入手, 为老人和村民开发公共空间,并通过赋能村民组织,以文化传承、 积极银龄与社区发展为目标助力乡村振兴。

建筑活化 老屋变身老年人活动中心

在建筑活化过程中,由传统工匠和当地村民组成的项目施工队在保护传统建筑式样的基础上进行翻新,保留了未坍塌的土坯砖墙、部分木梁、青砖、木门等,并重新恢复了当地抬梁式、 青砖露明、夹层储物等做法。 2023年4月1日,由老屋更新改造而成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正式投入运营,逐步向村民开放老年食堂、放映室、手工室、休息室等功能空间。

城乡联动 传承传统文化

团队鼓励村民自发成立多元化的社区文化兴趣小组,比如诗歌兴趣小组、黄梅戏兴趣小组、广场舞队等,不仅在重阳节、端午节、元旦等节假日和平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还在老屋改造后开展了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普斋、戏灯等活动。 此外, 为促进城乡共融,驻村团队发起乡土创变营等活动,鼓励城市青年体验乡村生活并与村民参与共创,除了以展览、文创扑克牌、 诗歌集等形式推广本地文化,还为火桶等当地传统物件融入创意巧思。

鼓励老年人参与 探索积极银龄的新路径

在建造过程中,团队充分尊重村里老人的营建智慧,并在他们的指导下完成建筑结构、屋面、防潮等方面的技术优化,同时还发动传统手工艺人直接参与老屋的修复,如灶台、火桶、木制沙发等均由村里老人完成。 老年人活动中心正式运营后,管理员由村内低龄老人担任,其他老年人则成为志愿者,每逢周六举办不同主题的喜乐会,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对娱乐休闲、日常聚会与健康养生等需求。

基金支持涧行者组织妇女骨干外出考察交流学习,并鼓励她们通过举办母亲节夜话、涧行者生日会、乡土创变营晚会等活动以锻炼策划组织统筹能力。 通过不同活动,妇女群体在村内的价值得以体现,女性力量在村庄建设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当妇女成员的技能得到拓展,个人自信心逐渐增强,也呈现出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赋能村民组织 促进社区发展

村级妇女公益组织涧行者乡村服务发展中心作为项目的合作伙伴之一,通过与中规院驻村规划师制度衔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效促进了村级公益组织的发展,为可持续地服务村庄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和人才储备。

项目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资助项目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具体目标

项目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

万涧村「芮家老屋」更新项目

良好健康与福祉
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

3.4到2030年,通过预防、治疗及促进身心健康,将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减少三分之一。

1.更新老屋硬件条件,打造健康建筑
2.举办医疗讲座等活动和探索积极老龄化模式,促进老人身心健康

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经济增长,促进充分的生产性就业和人人获得体面工作

8.5到2030年,所有男女,包括青年和残疾人实现充分和生产性就业,有体面工作,并做到同工同酬。

1.培育在地传统工匠,提升其生计技能
2.倡导当地相关政府部门,从政策上创新,促进当地传统工匠的就业机会

减少不平等
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10.2到2030年,增强所有人的权能,促进他们融入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而不论其年龄、性别、残疾与否、种族、族裔、出身、宗教信仰、经济地位或其他任何区别。

1.通过举办活动,鼓励老人参与社区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并获得他人肯定
2.对当地居民赋能,培育在地自组织,促进社区发展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

11.7到2030年,向所有人,特别是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普遍提供安全、包容、无障碍、绿色的公共空间。
11.a通过加强国家和区域发展规划,支持在城市、近郊和农村地区之间建立积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联系。
11.4进一步努力保护和捍卫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1.保留老屋特色加以修复,开发社区公共空间功能
2.开展城乡交流互动活动,如万涧村夏令营、城市志愿者乡村服务活动等
3.结合古村落属性,按老屋建筑文化特点进行修复,开展在地文化活动,促进本土文化延续

查看大图